不久前,山東云宇公司的無人值守車間開始上線運行,設備運行狀態被采集成數字化信息,上傳到云后臺,再經軟件分析后形成指令派發給機器執行。
山東云宇機械集團生產部長馬波說:“原先我們制動器每天產量能在100套,上了無人值守生產線后預期(日產能)在240套,但是最終的效果是每天日產280套。”
而上線這樣一套系統,企業卻沒掏一分錢,從2019年開始,企業所在地肥城與華為合作,政府5年內每年拿出三千多萬補貼本地企業數字化轉型,華為則出資2個億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,為當地企業提供大數據,人工智能等技術服務。
肥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趙恒軍說:“政府的引導作用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,傳統工業發展到瓶頸期如何解決轉型的問題,通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,我們解決了一些發展中的難題。”
2020年肥城補貼了十家骨干企業接入工業互聯網,石橫特鋼的智能配煤一年節省成本三千萬元,農大肥業的智慧物流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,一企一策,量身定制數字化轉型方案。
肥城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殷錫瑞說:“我5年的補貼,讓華為和我的傳統產業實體經濟充分結合以后,政府就可以抽身,企業會自覺拿出錢來付給華為,華為也會自覺地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給企業服務,這樣就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。”
泰安信息港目前泰安市縣兩級政府每年都列出專項資金,用于工業互聯網基礎和平臺建設。截至2020年底,一萬一千多家企業接入互聯網專線,全市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達到16個。